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播州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

Connor okx交易平台 2025-10-17 2 0

在黔北大地,法治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播州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在知识产权保护、执行攻坚、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出具有播州特色的司法品牌,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播州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

遵义中院、播州法院、仁怀法院联合开展白酒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活动,选取涉白酒典型案件巡回审理,展示知识产权保护成果

守护创新之火:知识产权审判的“播州模式”

2022年5月1日,播州法院正式获准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成为当时遵义市唯一一家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从此,这家基层法院与遵义市的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压力很大,但也充满干劲。”播州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田兴回忆道,“遵义作为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商标保护,直接关系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令团队没想到的是,案件增长如此迅猛:2022年271件,2023年965件,2024年达到1247件。其中,白酒商标侵权案件占比近50%,成为知识产权审判的“重头戏”。

在一起涉某知名白酒商标侵权案件中,法官发现被告是一乡镇的小商户。庭审中,商户坦言并不知道销售的是侵权商品,且能提供合法进货凭证。合议庭经过评议,最终判决商户停止销售侵权商品,但免于承担赔偿责任。与此同时,法官引导权利人向侵权源头追责,树立鲜明维权导向。

“既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也要区分侵权源头和终端销售,这是我们的审判理念。”该案承办法官表示。三年来,这样的裁判理念在近800件白酒商标侵权案件中得到贯彻,既保护了创新活力,也维护了市场秩序的公平正义。

专业化审判队伍筑牢司法保障根基。一直以来,播州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组建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全部实现“1+1+1”模式(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形成了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优的专业化审判团队。

展开全文

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审判质效。播州法院充分发挥集中管辖优势,贯彻平等保护原则,无论是知名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都一视同仁、依法保护。通过“示范判决+提级管辖”机制,将53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报请上级法院审理,统一了裁判尺度。

执行攻坚:让判决书不再是“法律白条”

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而执行工作作为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同样关系当事人切身利益和司法权威。播州法院执行局以创新机制和务实举措,切实提升执行质效,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

2月27日,张某奇带着困惑走进执行信访大厅:“法官,我钱都还了,怎么还给我发执行通知书?”当天正值局长接待日,执行局局长胡昌茂亲自接待,耐心解释案件因终本结案后需恢复执行才能正式完结,系统自动推送通知并非表示其仍未履行。张某奇听后释然:“原来是这样,谢谢局长解释!”这样‘小事不小’的场景,每周四都在执行局长接待日上演。今年以来,播州法院已开展接待日31次,接待当事人300人次,涉及案件148件,有效缓解了当事人的焦虑情绪,增强了司法获得感。

播州法院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建立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对涉企纠纷做到快立、快审、快结。今年以来新收涉企案件3425件,结案2302件,执行到位金额1.83亿元。同时,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探索“惩戒+修复”双轨机制,三年来为243家企业修复信用,帮助其重返市场、恢复生机。“活封活扣”“执行和解”“分期履行”等柔性执行措施广泛运用,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今年以来,促成13件案件达成和解,涉及金额199万元。

在某涉企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企业因暂时资金周转困难,无法一次性履行500万元的债务。执行法官没有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促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允许企业分期履行。如今,该企业不仅逐步清偿了债务,生产经营也慢慢走上正轨。

“法院的柔性执行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否则企业可能就垮了。”该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今年以来,法院共促成13件涉企执行案件达成和解,采取“活封活扣”措施110件,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守护未来:司法温情的“最美诠释”

在播州法院,司法温情不仅体现在执行环节,更延伸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这一特殊领域。

去年,播州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8岁的婷婷面临抚养权归属问题。按照惯例,法官单独与婷婷进行了交流。“我想和妈妈一起生活,但我也舍不得爸爸。”孩子天真而真挚的话语,让法官深感责任重大。

最终,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法院判决婷婷由母亲抚养,同时保障父亲的探望权。案件审结后,法官还向婷婷父母发放了《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要求签署承诺书,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受影响。

这样的场景在播州法院并不少见。该法院依托“红城有爱·法护未来”法官工作站,联合专业审判队伍、法律援助律师、家庭辅导师、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多方力量,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司法保护。对因家庭变故心理受创的未成年人,工作站会聘请家庭辅导师进行心理疏导;对诉讼能力薄弱的未成年人及法定代理人,会为其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减少诉讼成本。

此外,该法院还积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通过“巡回法庭进校园”“模拟法庭”“空中法治小课堂”“公众开放日”等形式,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2023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覆盖师生近万人次,营造了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法律法规,利用节假日、赶集日等时间节点到广场、各乡镇发放宣传资料,在诉讼服务大厅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宣传,与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保护合力。

延伸职能: 司法建议的“蝴蝶效应”

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个案裁判,更在于通过司法建议推动系统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2024年,播州法院在审理多起白酒商标侵权案件时发现,部分侵权问题与某相关部门存在漏洞有关。法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深入调研,与仁怀市相关部门座谈协商,最终发出了《关于加强白酒侵权违法行为监管协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司法建议书》。

这份司法建议很快得到回应。该部门据此完善了监管措施,加强了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更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3月,在上级法院的统筹下,“中国酱香白酒主产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工作站”在仁怀、习水等7个地方相继设立,形成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新格局。

“司法建议虽小,却能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播州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邓朝华表示,“通过司法建议,我们将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社会治理的良策,实现了司法职能的延伸和拓展。”

从知识产权审判到执行攻坚,从未成年人保护到司法建议,播州法院以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一项项创新的举措、一件件暖心的实事,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法院的使命与担当。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份庄严承诺,正在播州法院日常工作中得到生动实践。“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播州法院将继续书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为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播州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麻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情丽

编辑 曹吟秋

二审 常玥玥

三审 黄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