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刚刚世纪大和解,中方不按常理出牌,送俄“死对头”2份大礼
据北晚在线报道,2025年3月6日,中乌双方签署了《乌克兰豌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与《乌克兰野生水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近期,美俄在推动俄乌和解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动态。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参众两院讲话时称,收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信函,泽连斯基在信中表示乌克兰准备尽早参与谈判,与美方共同推动俄乌实现持久和平。
3月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表态,俄罗斯对泽连斯基愿意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冲突持积极态度。同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称,因特朗普对泽连斯基致力于俄乌和平进程存疑,美国已切断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不过其预计该暂停状态将很快结束。这些迹象表明,美俄在推动俄乌关系缓和上有了新的动作与趋向。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此期间,中乌经贸合作取得重要进展。3月6日,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马升琨会见乌克兰农业政策与食品部部长科瓦利、食品安全与消费者保护署署长特卡丘克,并代表中国海关总署与特卡丘克署长完成上述两份议定书的签署。这意味着中国正式确定从乌克兰进口豌豆和野生水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在乌克兰贸易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一直是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其农产品的重要采购国。此次新的农产品采购协议签署,对中乌两国意义重大。从经济角度而言,拓展了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为两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对乌克兰而言,能够将更多农产品输出至中国庞大市场,有力推动其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繁荣;对中国来说,丰富了国内农产品供应品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展开全文
佩斯科夫(资料图)
在政治层面,这一合作凸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公正公平立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中国未如部分西方国家般片面支持一方,而是平等与俄罗斯、乌克兰开展正常经济往来。中国既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保障国内能源需求;又积极推进与乌克兰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有力驳斥了外界关于中国“偏袒俄罗斯”的不实指责。
与此同时,欧美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美国试图在乌克兰事务中获取最大利益,特朗普团队提出的“美乌矿产协议”便是例证。该协议计划以乌克兰重要矿产抵押,偿还其欠美国的5000亿美元援助债务,且完全将欧洲排除在外,引发欧洲国家强烈反对。但由于欧洲国家综合实力逊于美国,在国家安全方面高度依赖美国,加之特朗普以“加关税”等手段施压,欧洲国家在这场博弈中处于被动局面。
在此背景下,欧洲也在寻求外交突破。据港媒《南华早报》7日报道,欧洲议会撤销限制议员与部分中国官方人员会晤的规定。但这一举动不能简单视为“对华示好”。欧洲议会仅撤销一项限制规定,动作幅度有限,更大可能是欧洲在欧美矛盾激化、自身利益受损情况下,采取的策略性举措,旨在通过改善与中国交流,对美国施加压力,以争取在乌克兰问题等国际事务中的更多话语权与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与乌克兰签署两份议定书这一行为,在美俄推动俄乌和解的趋势下,看似意外,实则体现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基于平等、互利、共赢原则,发展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中国都期望通过正常经济合作,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这两份议定书对乌克兰而言,是助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中国而言,是践行外交理念、展现大国担当的体现;对国际社会而言,是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国际合作的范例。未来,中国将持续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以自身方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