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在最后一刻,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警告全体日本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Connor okx交易平台 2025-10-14 2 0

日本政坛风波未平,即将卸任的首相石破茂在任期尾声再掀波澜——他于10日傍晚召开记者会,以“个人见解”名义发布一份历经20次修改、长达6000字的战后80周年文稿。不同于战后50年、60年、70年经内阁决议通过的官方“首相谈话”,这份未经内阁审批的“个人见解”,带着强烈的“临别心声”意味,一出炉就引发日本舆论震荡。

这份文稿最显著的突破,是将历史反思的焦点从过往的“战争后果”转向“战争成因”。石破茂具体剖析了战前日本的五大体制漏洞:宪法机制缺失导致军政关系失衡、议会功能瘫痪丧失监管能力、媒体角色异化沦为战争宣传工具、信息研判失效误导决策、政治制衡崩塌纵容军部独走。在当前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思潮蔓延的背景下,这种聚焦体制失灵的深度反思,在战后日本首相中尚属首次,被不少观察者评价为“需要直面右翼压力的政治勇气”。

石破茂在最后一刻,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警告全体日本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石破茂在文中还着重强调,当代政治人物必须具备不屈服于短期民意的责任感,绝不能为迎合一时舆论、助长民粹或排外情绪而牺牲国家长远利益。结合日本政坛现状,这番话的指向性十分明确——刚当选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是公认的极右翼,过往频繁炒作民粹话题,石破茂这番警示,实则是对这位继任者潜在政策倾向的委婉敲打。

但这份“个人见解”仍未跳出日本政客在历史问题上的固有局限。石破茂仅笼统表示“继承历代内阁历史立场”,反省对象也只限定于“走向战争的过程”,通篇未提及日本的战争罪行,更回避使用“侵略本质”“加害责任”“道歉”等关键表述。即便他在记者提问环节补充说明“政府从未说过‘那场战争不是侵略’,我本人也持相同立场”,还提醒“日本人可能遗忘,但亚洲邻国不会忘记”,却始终未能在正式文稿中明确战争罪责,这种“口头补充难补文本缺陷”的做法,暴露了日本在历史认知上的深层矛盾。

石破茂在最后一刻,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警告全体日本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展开全文

石破茂的举动瞬间点燃日本右翼的不满情绪。高市早苗直接恼羞成怒回应“实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还宣称“战后70年谈话已是最佳版本,无需新的表态”;自民党内强硬保守派也纷纷指责其“以个人见解制约新政权”,极端右翼群体更是言辞激烈,给石破茂扣上“非国民”“犯国家反逆罪”的帽子。这场争议进一步撕裂了自民党,让此前因参院选举“倒石破”动向产生的党内裂痕愈发明显。

从现实处境看,石破茂此举更像是无力的“最后发声”。他如今已是看守政府领导人,早已失去自民党总裁权力,面对日本明显的右转趋势——高市早苗这类极右翼能当选党总裁就是明证——他既无实权阻止,也不敢彻底站到右翼对立面,否则将直接终结政治生命。发表这份“个人见解”,更多是想在短暂任期内留下印记,试图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后续执政者,切勿重蹈战前覆辙。可现实是,高市早苗及其背后的右翼势力根本不予理会,他的警告更像“石沉大海”。

石破茂在最后一刻,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警告全体日本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文稿中还有一处细节耐人寻味:石破茂分析战前宪法与军政关系失衡时,刻意回避了军部和天皇在发动战争中的具体责任。这并非疏忽,而是他在日本右转氛围下的“无奈妥协”——一旦触及天皇相关议题,必然引发右翼更激烈的反弹,他显然不愿在卸任前陷入更大争议。

日本国内对这份“个人见解”的评价也呈现分裂。自民党支持者中,虽有70%曾认可石破茂政绩,但此次多数人不承认其“个人见解”的官方属性;在野的国民民主党虽肯定其对站前政体的反思“洞见新颖”,却未进一步表态支持;无党派群体本就仅有34%认可其政绩,如今多持观望态度,没人真把这份文稿视为改变日本历史认知的契机。

石破茂自己也清楚,日本亲历战争的一代人逐渐减少,年轻人对战争的记忆日渐模糊,他在文中呼吁“让日本人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可这番话从一位即将卸任的首相口中说出,缺乏实际影响力。当前日本舆论愈发极端,历史认知愈发偏激,仅凭一份“个人见解”,根本无法扭转这一趋势。

石破茂在最后一刻,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警告全体日本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说到底,石破茂这份“个人见解”,不过是日本历史反思进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它有突破却不够彻底,有警示却缺乏力量;对亚洲受害国而言,未触及核心罪责的反思难以令人信服;对日本右翼而言,这种程度的反省已属“不可接受”。石破茂想以最后一搏提醒国人“别重蹈覆辙”,但从高市早苗的态度和自民党的动向来看,他的警告大概率会被抛诸脑后,日本未来的走向,只会更令人担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