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美国大当,欧盟刚推进立法,准备“投降”,美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利益白让了?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09-03 2 0

美欧这两年的贸易关系,活脱脱就是一出“宫斗大戏”。一边是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跟旧时代收保护费似的;另一边欧盟冯德莱恩班子,因为太依赖美国,嘴上喊着“别让中俄捡便宜”,行动上却只能主动“服软”。结果戏还没演完,剧情突然反转——美国法院跳出来,直接判特朗普加的关税是非法的。欧盟这通操作,成了国际政治史上典型的“白忙活、白让利”。

先把事儿捋清楚。8月29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维持了之前国际贸易法院的判决,认定特朗普加关税违法。理由特简单:加关税是国会的权力,总统没资格随便拍板。《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本来是让总统在紧急情况时搞点经济小动作,结果特朗普硬是把它当成了对全球收保护费的工具。法院这回算是给美国“三权分立”挣了点面子,却把欧盟之前所有的谈判和妥协,全推到了尴尬的坑里。

上了美国大当,欧盟刚推进立法,准备“投降”,美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利益白让了?

冯德莱恩的逻辑是“不能跟美国闹掰,不然中俄会捡便宜”,可特朗普根本没把欧盟当队友,嘴上说着“盟友”,下手却一点不含糊。法院判决一出,特朗普先炸了,骂法院是在毁美国;而欧盟这边的“低头”,彻底成了笑话。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刚对美国科技巨头松了松劲儿,打算在数字领域立法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美国又拿数字税、数字监管说事儿,放话“再不让步就加新关税”。美欧之间这出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不敢保证明天会不会又出幺蛾子。

别以为欧盟内部真能一条心。法国、意大利早就对德国主导的妥协方案不满,这回美国法院一判,法国直接跳出来反对继续对美国服软。欧盟议会里有人质问:凭啥美国出口到欧洲的工业品能零关税,欧洲的钢铁、铝卖到美国却要被狠宰?德国机械制造业协会也不买账,公开批评这份协议让欧洲企业负担太重,一点稳定性都没有。

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欧洲企业觉得新协议让自己在美国的贸易额变少了。其实欧盟对美国的依赖,早就成了美国拿捏它的最大筹码。2024年欧盟对美出口高达3700亿美元,顺差2459亿美元;欧盟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更是有3.64万亿美元。特朗普随便找个理由,就能让欧洲大企业在美国寸步难行。

上了美国大当,欧盟刚推进立法,准备“投降”,美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利益白让了?

展开全文

更让人无语的是,欧盟对美国妥协,可是实打实掏了钱的。协议里写着,2028年前要买下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企业还要给美国战略产业投6000亿美元。可这些承诺都白纸黑字写着了,美国却能随时变卦。美国商务部一个通知,就能把407种钢铝制品放进50%关税的名单里,欧盟出口的含钢铝汽车零部件,随时可能被卡脖子。而欧盟得到的“15%对等关税”待遇,范围还能被美国单方面修改。欧盟这波“自损八百”的操作,美国最后能不能兑现承诺,都还说不准。

其实看看欧盟的经济结构,就知道为啥冯德莱恩宁愿妥协,也要保住美国市场。欧盟商品出口总额占GDP的35%,加上服务业出口,直接到了51%。德国、意大利这些靠出口吃饭的国家,最怕美国突然翻脸。欧盟统计局的数据也很扎心,6月对美出口比去年同期降了10.3%。耶鲁大学算过,关税战短期让欧盟每年GDP少涨0.3%,长期也得少0.1%。企业被逼得没办法,要么去美国建厂,要么转战其他国家,自己的产业受了损,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欧盟本来就靠对美出口维持贸易顺差,一旦丢了美国市场,马上就可能陷入逆差的麻烦里。

上了美国大当,欧盟刚推进立法,准备“投降”,美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利益白让了?

国际上的博弈,从来都不是“谁有理谁赢”,而是“谁有筹码谁硬气”。欧盟以为靠妥协能换来安全和稳定,结果发现对方根本不按规矩出牌。美国“三权分立”搞出来的“互相拆台”,让美欧协议成了“朝三暮四”的笑话。对中国、俄罗斯来说,看着欧盟被美国反复“收割”,只能感叹一句:这才是“盟友割韭菜”的最高水平。

美欧贸易这出大戏还没演完,但欧盟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了:对强权妥协,只会让对方胃口更大;没了独立自主,最后只能被动挨揍。美国的政策一天一个样,欧盟的利益注定随时可能打水漂。在国际博弈的舞台上,谁敢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的“诚信”?答案其实早就很清楚了。

评论